找到相关内容688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本法师答:真如与妄想是同时具足,或有先后,请慈悲开示!

      如本法师答:这个问题, 是佛门中自古至今,高僧大德们,常提及的重要论题,现今重复略提,供给诸大善信有个正见的共识。 依佛法正信观点而言,不可说先有真如(梵语bhuta-tathata)而后有妄想,若先有真如而后有妄想之说,岂不是成佛还会变成众生吗?若成佛还会变成众生,就是真如先于妄想,但事实上,成佛不可能再变为众生,是故,不得说真如先于妄想之说。   若言妄想先于真如之说,这更是无稽之谈,...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461012245.html
  • 真如”哲学: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读章太炎的《建立宗教论》

    真如”哲学: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追求——读章太炎的《建立宗教论》  洪九来  [武汉]湖北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58-62页  -------------------------------...200433  【内容提要】有“革命的理论家”美誉的章太炎利用传统佛学的资源,旁采古今中外的其他学说,建立了名之为“真如”本体的哲学体系,为构筑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作了较为系统的深层思考。这一思想不仅开启了后来...

    洪九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352040.html
  • 范古农答:第八识之种子业习气,经谓因有善恶,果则无记。是否以法性宗约相因凡夫位而言,即无明薰染真如,亦即非无,故曰因有善恶,约体果圣地而言,熏习无自性,亦即非有。然非待成圣方称无记,即在凡夫位已是无记,惟不自证知无记耳。所谓果是无记,是否无覆无记。又无记是空也,是否约体而说,一切识无记之空亦空之。总之究应如何理解也。

    问:第八识之种子业习气,经谓因有善恶,果则无记。是否以法性宗约相因凡夫位而言,即无明薰染真如,亦即非无,故曰因有善恶,约体果圣地而言,熏习无自性,亦即非有。然非待成圣方称无记,即在凡夫位已是无记,惟不自证知无记耳。所谓果是无记,是否无覆无记。又无记是空也,是否约体而说,一切识无记之空亦空之。总之究应如何理解也。   范古农答:第八识又名异熟识,异熟果,故此果指众生来世之业报身。克实而言,即来世...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480212698.html
  • 中国“和裁会”代表团应邀赴日参加祈福法会

    日方热烈欢迎中国“和裁会”和平友好代表团 代表团团长贺钧讲话 日本真如苑院主讲话 常藏法师主法 日本真如苑院主诵经祈福 诵经祈福   2007年12月6日,应日本真如苑邀请,以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贺钧为团长的和平友好代表团赴日本参加12月8日真如苑举办的“祈福世界和平和社会幸福法会”。   12月8日,与会代表在锣鼓声中步入“祈福世界和平和社会幸福法会”会场,贺钧团长...

    【佚名】

    |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2/08591619631.html
  • 问:按照佛家的观点吃植物是杀生吗?

    众生的真如佛性住五蕴中,若破坏众生的五蕴身体就是杀生。众生的五蕴身体就像一所房子,真如佛性住在其中,杀生类似破坏了真如佛性所住的房子。植物,因为它是众生的真心所共同化现的资生之物,他们没有真心与妄心。所以吃植物没有杀业,因为不是把众生的五蕴加以杀害、割取来吃,没有使有情的生命受害。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45177634.html
  • 叶小文会见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瓦纳密提一行

      11月11日,叶小文局长在江西省九江市会见了前来参加云居山真如禅寺建寺1200周年庆典活动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主席瓦纳密提及秘书长帕洛一行。

    佚名

    |世界佛教徒|主席|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1/12320032143.html
  • 问:修禅定何以能得成佛?

    凡夫常在生死,为造业故。造业,为起烦恼故。烦恼生于无明,无明由于心动。故心能不动,则渐与法性真如相应,与真如相应,便得二种智慧,一者如理智,二者如量智,便成大觉,而功德具神通显,便得解脱。此为修禅成佛之义也。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32877553.html
  • 如本法师答:何谓“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是涅槃”?

      如本法师答:佛法非对立法,远离相对待,方得契入涅槃之道。 知见当下就是真如之体用,若另外再立个知,就是舍离真如,另寻他法来安真如真如本一非二,是二非真如,是二即落入相待法,即有生死(梵语samsara),是故,名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   真如本体已无相、无住、无念、无见、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故;若知见有见,即有相、有住、有念、不能与法性相应,又落入无明深渊;佛之...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05612262.html
  • 《大乘起信论义记》中的“二门”

    也就至为重要。在这里,主要结合《大乘起信论》采分析法藏对于“二门”的看法。  关键词:《大乘起信论》;“二门”;心真如门;心生灭门  《大乘起信论》无疑在中国佛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其真伪至今未有...结合《大乘起信论》来分析法藏对于“二门”的看法。  一、“二门”之含义  “二门”即指“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二门”都是“一心”所生。此心即指“众生心”,“是心则摄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

    任蜜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0742474.html
  • 起信与唯识

    学的正确解读。   一、《起信论》的基本思想  (一)一心二门   《起信论》的核心是一心二门的思想。此“一心”[3]是一大总相法,可由二门释之: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由此二门,心统摄真如体、生灭相用,也就统摄一切法尽。   在心真如门中,一心即真如真如、心体、心性、诸法法性(共相)合一,故称“真心”。生灭门中,一心即生灭,是有为法,故称“生灭心”。此生灭与真如不一不异,不即不离,互相系摄...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4642667.html